数字经济,如何在“换道超车”中行稳致远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12-04 09:48:01
浏览

原标题:数字经济,如何在“换道超车”中行稳致远

扫码骑共享单车,线上参加远程会议,在电商平台上“买买买”;大量设备入网上云,海量数据毫秒级传输,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如今,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1.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案例】

近年来,中国移动推动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深度融合,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已在智慧工厂、智慧医疗、自动驾驶等细分行业落地超3000个商用案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说。

彩云之南,是很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不久前,90后小伙儿徐志勇“打卡”了云南昆明、大理等地。他发现,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可以购票、找公厕、查攻略、订酒店等,十分便捷。此外,云南省还推出了“云品荟”App,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提供数万款产品供消费者选择。

不只是云南,放眼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拥抱”数字经济。

“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21世纪的‘石油’;数字产业是新的产业,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研发周期短,技术迭代快,是典型的‘换道超车’型产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说,我国具有数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国内市场大、数据要素丰富等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类应用创新层出不穷,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称,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介绍,2021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超过20%。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数字服务贸易大幅增长,全面赋能生产、投资、消费、贸易复苏增长,数字经济新动能作用持续增强。

“数字经济不仅分量越来越重,也让经济转型升级更有力,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说。

林毅夫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了新优势。我国在数字经济上的优势,可以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使我国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会推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实现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表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同区域、产业、企业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数字技术基础、产业链价值链掌控力等有待提升。

“‘十四五’是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机遇期,蕴藏巨大发展空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克说,预计“十四五”期间,5G、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将带动超过60万亿元的经济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