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的年轻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15 10:48:06
浏览

青山如黛,碧水如玉。一条蜿蜒的古街,流淌在时光里的红色文化熠熠生辉。12日,宝塔山下,延安红街开街的首日,游客突破26万人次,迎得开门红。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民族存亡关头,不少热血年轻人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而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少年轻人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选择回到延安,在乡村振兴新局中,锚定人生价值。

用二胡“讲述”红色故事

龙脊兽瓦、飞檐翘角,秦风雅韵、二胡悠扬。“红街小恬恬”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演奏、直播、导游……

她叫李卓恬,今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秦派二胡传人。在毕业季,手握好几份一线大城市的offer(录用通知)的李卓恬,最后毅然选择回到延安,在红街当一名红色导游。

延安红街坐落在延安高新区科技城,是由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文商旅街区。整条红街历时2年多打造而成,包括主题街区、红色讲堂、沉浸演艺、射击乐园、长征步道、窑洞酒店、特色非遗、红培基地等项目。

“相比外面的大城市,在家乡更能发挥我的人生价值。”李卓恬表示,她不同于普通导游,而是用民族乐器来“讲解”一段段峥嵘岁月。在圣地广场的“再回延安”演艺馆,她拉一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而到了胜利广场,《打靶归来》则表达喜悦之情。二胡具有人声化的声腔效果,加上本地音乐独特的风格,在延安红街的古城风貌中别有韵味。

延安红街的设计,参照古城的中央大街打造了红街的南北空间轴线,既展现延安的古城风貌,又唤醒人们的红色记忆。会师楼、新华书店、大众戏楼等延安时期几大标志性建筑……让人不禁缅怀那些逝去的背影。

漫步延安红街,李卓恬对两边的美食如数家珍。“我就是延安本地人,像子长煎饼、泡馍等美食,从小吃到大。”而比这更幸福的是,常年在外求学、演出不停的她,从今年起终于能长时间地陪伴在父母身边。

连夜帮商家扛物资抢装修

在外闯荡4年后,26岁的闫观宇觉得,是时候回到延安,回到父母身边了。

“不想让父母一把岁数了还那么辛苦。”他毕业后的这些年,由南往北,从厦门到山东、西安,最后在延安红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营运部主管。

“我身边有不少人,自愿降薪来延安红街工作。我们最看重的就是红街的未来潜力,以及它对延安乡村振兴的拉动与示范作用。”闫观宇说,当然万达的品牌影响力,也是其职业生涯的加分项。

“这份工作,真的很累!很有挑战性,但也真能学到不少东西。因为搞商业的往往不懂文旅项目,了解文旅的却不懂商业运营。”闫观宇坦承,延安红街的商文旅融合模式,很多方面都是开创性的。

“红街是我们不分昼夜干出来的,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断然无法坚持下来。”闫观宇说,为保证红街如期开业,不少前来红街支援的其它公司高管们,半夜经常帮商家扛物资、抢装修,肩挑背抬,有的已连续奋战108天。

在红街长时间的耳濡目染,闫观宇表示,使得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也不知不觉地渗入每个人心里。

从会师广场出发,游客依次穿过边区广场、圣地广场、抗大广场,游览一个个红色场景,最后抵达到胜利广场。这一空间布局巧妙地将当年延安13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线性排布。每一个广场、每一段街区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到党中央在结束长征后,扎根延安,领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光辉岁月。

目前,红街带动的总就业人数约3000人。闫观宇表示,大部分同学仍在西安等地工作。他期待延安未来进一步发展,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合适岗位。

不到半年磨坏一双鞋

圣地广场的西侧边,就是《再回延安》演艺馆。与热闹喧嚣咫尺之遥的慧云机房里,惠亚曦正瞄着大屏幕,听着对讲机,丝毫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