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和谐无人机赋能社会治理(本报探访⑦)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14 10:41:07
浏览

促和谐无人机赋能社会治理(本报探访⑦)

 

  微型无人机被用于疏导交通。
  百度图片

 

促和谐无人机赋能社会治理(本报探访⑦)

 

  一线执勤交警张驰手持无人机准备放飞。
  本报记者 张保淑摄

 

促和谐无人机赋能社会治理(本报探访⑦)

 

  吴江区最小行动单元配备的无人机随车飞行。
  鲍东旭供图

 

促和谐无人机赋能社会治理(本报探访⑦)

 

  苏州寒山寺景区。
  百度图片

 

  太湖潋滟、虎丘耸翠、运河蜿蜒,这里是江左名都江苏苏州。近年来,该市以无人机赋能社会治理取得良好成效,赢得有关方面关注和赞誉,特别是在公安部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该市承担的江苏馆自主创新装备展示区大放光彩,着力打造的无人机智能管控平台和以无人机为主要支撑之一的最小行动单元装备体系成为博览会“明星”,不仅赢得组委会和业内观展代表的一致好评,而且获得了系统内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时间,警务无人机创新的苏州实践成为全国观摩学习的热点。

  初夏时节,本报记者来到苏州,深入执勤一线,实地探访中国警务无人机应用的领先案例,感受无人机这一现代信息科技和智能化代表性产品如何赋能社会治理,成就守护一方平安的现代智慧警务典型实践。

  

  无人机作为主要支撑之一

  建成最小行动单元

  张驰伸出右手,打开腰带上一个写着“无人机”字样的白色小佩包盖子,拿出一个通体白色、近似小长方体状的装备,而后将其置于左掌,伸出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把折叠的四个翼展开,露出灰色的小小螺旋桨叶片。随后他右手拿出警务通,轻触屏幕,叶片立刻高速旋转同时发出嗡嗡的低鸣并翩然而起,眨眼间已升到高空,而后向西飞去,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它游弋在空中,像一只可爱的小精灵,越飞越远,很快就从视野中消失了。

  “这是它此刻在空中俯拍的画面,你看!附近东太湖大道、花园路上的交通状况一目了然。”他指着警务通屏幕向记者介绍。“虽然这款无人机自重只有249克,但本领大且操作便捷,可以及时跨越复杂道路,有效提升单警工作效率。现在,我在对这个路口的交通状况进行低空近距离查看。”作为苏州吴江区的基层交警,张驰和同事们在工作中深刻体验到无人机给值勤带来的变革。高峰时段,交通要道尤其是高架主干上的交通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拥堵,无人机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搜集回传信息并可启动与保险公司等联动,完成紧急处置,加速案件处理,促进交通安全和畅通。

  与单警单机执法相比,3-5名值勤行动小组随车配备的无人机更加丰富,除了近距离巡航且搭载喊话器的单警无人机,还有机动性能更好、滞空时间更长的机型。记者在吴江区公安局院内看到了一架最大起飞重量达6公斤的黑色无人机和搭载其的改装车辆。工作人员现场模拟了车在快速移动状态下释放无人机的场景。随着一声指令,一架无人机从工作人员伸出天窗外的手中凌空而起,直上数十米高空,而后沿设定的路线飞去。另一名工作人员在车前排密切注视着智能管控平台上无人机拍摄的实时影像和相关飞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