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09 09:54:06
浏览

通过这几年的脱贫攻坚,2020年,江门村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缩影,也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苗家妹回乡10年最大的收获。”她说。

与许多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一样,十年前原本刚大学毕业的杨宁,是有机会留在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2010年大学毕业,其实我已经得到了留在城市工作的一个机会,但是同时我也了解到,家乡正在选聘大学生村官。”

一边是留在城里过朝九晚五安稳日子,一边回到小山村去面对未知的艰辛,这对于当时刚毕业的杨宁来讲,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不过,回想起此前在大苗山中的经历,加之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杨宁最后还是毅然选择回到大苗山。

“从小村里阿娘们对我的关爱,以及大苗山贫穷落后的景象始终在脑海中萦绕。如果我不回去,这个穷根什么时候才能拔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觉得我应该到大苗山最需要我的地方去。我很庆幸也很骄傲地说,当时我做了一个人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回到了我的家乡。”她说。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杨宁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一荣誉。当时,江门村村民在为她高兴的同时,也有人发出了 “杨书记有一天干好了会离开咱们村”的疑问。“那么我觉得,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做到也一定会做到对我们村民做出的承诺和约定,我要在这里干到我干不动的那一天。”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16年4月,王泽勇受航空工业和贵州省委国防工委选派,到贵州省安顺市化处镇水井村担任第一书记。

五年的驻村工作中,他与广大基层干部一起强支部、兴产业,制定了“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乡村旅游、产品加工”的发展思路。2016年底,水井村成立了村集体公司,统筹全村种植茶叶和果树,形成了果林1200亩,莲藕1000亩,蔬菜300余亩的种植规模。此外,在村集体公司的引领下,水井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先后创建村集体荷叶茶、绿茶综合生产车间,藕粉生产车间。

通过四年多的努力,水井村全村的销售收入累计突破了400余万元,发放土地租金150余万,发放村民务工工资100余万。乡村旅游收入350万,168户贫困户入股分红50.4万元。水井村人均收入也从2014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1万多元。

千亩荷花开,田园美如画。如今,水井村已从过去的省级二类贫困村蜕变为整村脱贫的美丽乡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和全村百姓一起,为打造我们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而共同努力、奋斗。” 王泽勇说。

目前,我国已完成全面脱贫这一伟大壮举,迈入了乡村振兴新阶段。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新命题?他们则结合自身实践给出了答案。

王泽勇将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衔接,形象的比喻成一只小鸟。如何让小鸟从积弱成长直至腾飞?首先,要丰满这只鸟的羽翼,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做好产业规划,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同时,提升村级的自治管理水平,也就是自治、法治、德治,做好村庄规划,做好村规民约,丰满我们的翅膀。“这只鸟的鸟头和核心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建设,每一个村民就是这只鸟的细胞了。只要我们羽翼丰满、头脑灵活、心脏强大、细胞紧密,我们就能够飞得起来,一飞冲天。”

郭晓荣补充道,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先应该做到机制衔接,将脱贫攻坚中总结的好做法得以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进行坚持和升华。同时,要做到政策衔接,对已经退出和脱贫的贫困人口继续实行“四不摘”政策要求。第三,做到规划衔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要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对接,做到多规合一,并做好产业发展和市场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