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六五环境日之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1-06-05 09:43:07
浏览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唯有不断汇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合力,才能共建共享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碳中和注入新动能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从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到气候雄心峰会,中国接连宣布的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和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一场任务艰巨的世纪大考。对此,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诸多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减污降碳为主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规模相当于120座核电站,火力发电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风力发电创历史新高。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到10.83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已建立起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中国正脚踏实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入新动能。

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首次亮相,标志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又迈出“重要一步”。

“要紧扣目标分解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地方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科学设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工作节奏。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寻求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携手国际社会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要积极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目标、举措、成效,善于用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会议的再部署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目标指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也需要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倡导全民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减少塑料袋使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公民积极践行“公民十条”,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在碳减排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建清洁、美丽的家园。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乎民生福祉,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成效。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十三五”以来,我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