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神算刘伯温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21-10-03 15:29:01
浏览
山脚基地已经接近完工,而且运作正常,大部分物资都能自给自足。现在,他们的确有能力向外拓展。大部分人都希望及早展开改造火星的计划。但到底要从哪里着手,却有不同的主张。不同的派别,各拥其主。不同的功能团体都在鼓吹,希望能从自己擅长的项目开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改造火星吸引了各个不同的团体:因为所有的专业小组都能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出力,难怪这个计划取得了广泛的支持。化学家大谈动用物理及机械手段增加系统热量的可能性;气候学家辩论的焦点是如何影响气候;生物小组则提出即将可以得到验证的生态理论。生物工程师已经埋头制造新品种微生物:从藻类、产甲烷菌(25)、蓝细菌(26)和地衣中抽取出基因加以分割、移接和重组,确认新品种的微生物有没有能力存活在目前的火星表面或是地表之下。有一天,他们邀请阿卡迪参观他们的成果,娜蒂雅也跟他们一道去看。
在火星登陆后不久,他们就设计了许多原型菌种培养室,最大的一间在拖车区,是由原先的拖车改装而成的。生物小组打开拖车,铲了许多风化表土进去,再密封起来。他们利用遥控设备在里面做实验,人则在隔壁的拖车上观察实验结果。各种仪器会测定指数,摄像系统则会显示每个培养皿的最新情况。阿卡迪仔细地看过每一个盘子,但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他们原先的居住点被隔成一个个的小间,里面放满了装着红土的方形实验浅盘。墙壁上有许多机械臂,是用来进行各项实验的。这里唯一肉眼可见的生物,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略带蓝色的金雀花。
“这是我们目前最棒的成就。”韦拉德说,“但只略具气生生物的特性而已。”他们从生物中挑选极端的特性:能耐严寒、干旱、紫外线,只需要一点点的氧气,能在岩石上或贫瘠的土壤中存活。地球上没有哪一个生物集这些特性于一身,只拥有一种特性的生物在火星上成长的速度极慢。韦拉德正在进行的是他所谓的“混合配对法”,最近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蓝绿藻变种,颇有潜力。“也不是活得很好,但是,我们这么说好了,它至少不会死得那么快。”他们叫它“火星气生植物原型种”,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很快这个名字就传遍了山脚基地。他们想把这种气生植物放到火星表面去试种,相关的报告已经送回地球,请联合国火星事务办公室批准。
阿卡迪离开拖车区时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