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
二十年前,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十年来,工程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工作机制、巩固党的理论阵地、团结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对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坚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在经典著作编译、理论研究阐释、重大问题研究、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撑。
高位谋划、引领推动,为这项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指明前进方向
2022年10月2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党的二十大在这里胜利闭幕。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光辉的旗帜闪耀出更加绚丽的真理之光,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强大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原创性理论贡献、严密性科学体系、标志性思想观点、引领性行动价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
百年奋斗中,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伴随着理论创新的步伐,实施并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来抓,引领工程一步步向着既定目标不断迈进。
深谋远虑,将工程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通过!”
2019年10月31日下午,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宣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会会场内响起热烈掌声,宣告《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
翻开《决定》,“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赫然在列。党中央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将其写入党的全会《决定》。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把“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融入“两个十五年”宏伟蓝图之中。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要求,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题中之义。